近日,一列裝載50個光伏支架集裝箱的專列從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鳴笛啟程,將經新疆喀什北站轉公路運輸,最終抵達烏茲別克斯坦納沃伊,用于當地國家級光伏儲能項目建設。這是連云港港自2022年中吉烏班列開通以來,首次以專列形式組織發運,也是連云港港多式聯運服務能力升級的注腳。據了解,今年1至8月,連云港中歐班列累計開行610列,持續保持強勁發展態勢。
據悉,中吉烏班列目前已實現每月兩列的穩定開行,不僅帶動日韓汽車配件、光伏組件等出口商品高效出境,也讓中亞優質農產品、礦產品等物資經由這條“黃金通道”進口和分撥。一條覆蓋東西雙向、輻射歐亞的國際貿易大通道,正從連云港向世界延展。作為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方起點,連云港港正在編織一張通達全球的班列網絡,目前已構建起中亞五國、中吉烏、中俄、跨里海等6條國際班列線路,覆蓋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5個出境口岸,輻射亞洲、歐洲多個國際站點。無錫、鹽城接續班列的開通與連徐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獲批建設,讓這張網絡愈發緊實。
效率提升是班列開行量穩步增長的關鍵因素。今年以來,連云港中歐班列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努力構建內外聯通、暢通高效的陸海聯運轉換樞紐,加快推廣應用“車船直取”零等待、國際海鐵聯運“一箱到底”、“鐵路快速通關”等創新模式,著力提升中歐班列運輸效率和運行質量,真正做到了“應接盡接、應發盡發、應運盡運”。不僅如此,連云港中歐班列還在貨源結構和運輸品類上不斷拓展。過境鉀肥“集改散”直裝作業模式持續優化,烏茲別克斯坦硫酸鉀等新貨種成功引入。鐵合金、鉀肥、鉛鋅錠、溫石棉等14種過境貨物貨量居全國前列,穩定形成了中亞-連云港-日本、東南亞、韓國、歐美等國家地區的過境運輸大循環格局。
此外,連云港港與哈薩克斯坦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的突破性進展,為班列發展注入新活力。從里海之濱阿克套港集裝箱樞紐的正式啟用,到連云港創新推出哈麥過境“一箱到底”高效運輸模式,再到霍爾果斯無水港關鍵設施的擴容升級。這些聚焦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的舉措,讓跨越歐亞大陸的陸海聯運通道更加暢通。
下一步,伴隨著中哈共建阿克套港集裝箱樞紐先導區的啟用和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新建10條寬軌的投用,連云港中歐班列將發揮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三節點樞紐一體化”優勢,充分釋放港口輻射帶動效能,持續優化班列運輸線路,進一步提高口岸通關和轉運效率,助力“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