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中云街道郡望府小區的石板路上,張阿姨的腳步比往常更輕快——腳下是剛補好的平整路面,抬頭能看見修剪整齊的綠植,智能門禁刷卡才能進出小區,“以前總擔心陌生人隨便進,現在住著踏實,連散步的心情都變好了!”
這些藏在三餐四季里的小幸福,不是巧合,而是物業把“居民需求”揣在心里的結果。今天一起走進郡望府看看這里的物業是如何從“硬件”到“人心”,把小區打造成大家舍不得離開的家。
先解“煩心事” 硬件升級,筑牢宜居家園硬實力
“小區路坑坑洼洼,推嬰兒車總怕顛著孩子”“門禁不管用,陌生人隨便進”“萬一著火,消防管道不好用可咋辦”——之前居民念叨的這些“糟心事”,如今全有了新解法。
物業先從“安全”下手,投入3.9萬元改造智慧門禁系統,同時增加6組監控設備,覆蓋小區12個點位,不僅提升了安全等級,更節約了人力資源,讓物業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小區內部秩序的巡查管理中。
針對居民反映強烈的道路破損問題,物業投入5.2萬元對損壞的道路和設施進行更換,小區整體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最讓人安心的是,12.9萬元維修了全小區的消防管道,保障小區消防安全生命線。
再聚“鄰里情” 居民共治,繪就和諧小區同心圓
“以前樓上有人堆雜物,說了好幾次也沒用”“樓下綠地被人種了菜,看著怪亂的”——這類“鄰里小矛盾”,光靠物業管可不行。郡望府的辦法是:讓居民當“主角”,從“管大家”到“大家管”,讓共建共治共享從理念轉化為生動實踐。
面對亂堆亂放、毀綠種植等突出問題,采用“先通知后清理”的柔性治理方式,通過先排查、再通知、后清理的流程,給居民充足的自行整改時間,引導居民主動參與,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同時,小區充分借助云祥社區志愿服務平臺,發動黨員、志愿者成為“社區眼”,開展“隨手拍”積分活動。發現問題即時上傳,專員派單精準對接,物業接單限期處置,構建起“居民點單、社區派單、物業接單、居民再反饋”的治理閉環,有效激發居民參與家園共建的熱情,實現共治共贏。
“上次我拍了個壞路燈,沒幾天就修好了,還積了分能換洗衣液!”居民李師傅說,現在小區里誰看到問題都愿意拍一拍,“不是盯著挑錯,是真把這兒當自己家,想讓它好”。
常學“好經驗” 黨建引領,融入物業聯盟新平臺
物業想做好,光靠自己“悶頭干”可不夠。郡望府的“秘訣”是:跟著社區物業聯盟“取經”。
面對物業服務中的各類痛點、堵點,郡望府小區在云祥社區黨支部的引領下,積極融入社區物業聯盟平臺,每月參與物業聯盟會議,充分借助社區資源整合優勢,匯聚多方智慧共同研討破解物業管理難題13件,推動物業服務品質持續提升。
此外,郡望府小區每季度參與物業聯盟觀摩交流,通過交叉走訪學習其他小區的保潔綠化、治安管理等先進經驗,將優秀做法融入本小區服務提升中,持續推動物業服務提質升級,切實讓居民感受到“身邊的變化”。
不光學本事,還常搞活動:臘八節送八寶粥,春節寫春聯,元宵節趣味活動,社區夏季趣味活動,社區消防演練及安全宣傳活動……今年以來累計參與舉辦5場活動,物業以溫情服務營造和諧社區氛圍,讓家門口的幸福不斷升級。
“以前樓上樓下不說話,現在一起下棋、遛娃,見面都打招呼,有事搭把手,都熟得很”。從“住得下”到“住得好”,從“小區”到“家園”,郡望府的變化不是偶然,是物業把“居民需求”放在第一位,是大家一起動手共建,更是黨建引領下的“眾人拾柴”。未來,郡望府小區將繼續用善治密碼,書寫“居安樂享”的生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