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海之濱到南海之畔,一場跨越千里的產業協同“雙向奔赴”正在連云港與粵港澳大灣區之間上演。在連云港開發區“中華藥港”——這片被業內譽為醫藥創新熱土的區域,深圳市貝美藥業有限公司(下稱“貝美藥業”)的兒童藥生產基地一期項目,于今年7月正式啟用投產。
“從考察到簽約,只花了約兩個月的時間。”10月16日下午,在深圳舉行的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云港片區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交流會上,貝美藥業董事長吳光美在會上分享了她與連云港的“結緣”經歷。她表示,當地優質的營商環境、協同完備的醫藥產業生態與儲備豐厚的醫藥人才基礎,是她最終落子連云港的關鍵。
吳光美的故事,成為近年來連云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聯動不斷深化的生動縮影。
本次經貿合作交流會上,一批高質量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包括7個產業項目,總投資75億元;1個大宗貿易項目,年貿易額150億元;1個總部經濟項目,年營業額35億元。這份“成績單”,也標志著兩地產業協同與資源對接邁入新階段。
連云港市委常委、市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商振江表示,作為全市產業發展主陣地,開發區始終堅持“工業立區、產業強區”,此次赴深圳舉辦交流會,既是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同的具體行動,更是主動承接灣區創新資源、共享發展機遇的戰略選擇。他承諾,連云港開發區將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最優越的環境,與各方攜手共贏。
從“一見鐘情”到“深度鏈接”
2023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拜訪,讓吳光美對連云港這座山海之城“一見鐘情”,經過深度調研后,讓她堅定了在此布局的決心。
連云港市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地處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交匯的“十”字結點上,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中西部最便捷的出海口岸。連云港開發區作為首批國家級開發區,內設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培育了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和大宗貿易、跨境電商、汽車進出口等“4+N”主導產業。
這也與貝美藥業的發展需求高度契合。貝美藥業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全球合作全產業鏈能力于一體的生物制藥公司,布局了涵蓋9大人體系統40余款兒童藥用產品,已獲批上市產品8個。
讓吳光美印象深刻的是,連云港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都有著深刻的理解,這種“懂行”,讓服務更精準,溝通更高效。
目前,貝美藥業在連云港開發區布局的兒童藥生產基地已基本落成,項目總投資6.9億元,一期投資1.33億元,成功引進多位醫藥領域專業人才,并啟動了首個自研產品的中試驗證工作。
更多大灣區企業正將目光投向連云港。創維集團旗下的小維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小維健康”),專注于聲處方技術研發與醫療級中文助聽器產業化,公司也計劃將生產基地落戶連云港。
小維健康創始人兼CEO王海表示,選擇布局連云港開發區,是小維健康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決策。
“華東地區作為我國人口密集、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區域,聽力健康需求旺盛,布局連云港能讓我們更貼近市場、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王海說,“未來我們計劃形成‘深圳研發、連云港生產’的協同模式,充分釋放兩地的產業優勢。”
吳光美也表示,接下來貝美藥業將進一步加強在開發區的投資,加速全球創新藥TWYNEO?項目建設,引進更多的產品品種在江蘇貝美進行中試放大生產及注冊申報。
連云港與大灣區的產業“雙向奔赴”
貝美藥業與小維健康的相繼落子,是連云港與大灣區產業協同發展的一個生動注腳。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活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也是科技創新高地。連云港與大灣區在產業協同、市場對接、資源共享等方面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
近年來,連云港多次赴深圳、廣州舉辦粵港澳經貿合作交流會,引進了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一批契合連云港開發區“4+N”主導產業型項目,推動連云港產業發展。
連云港市商務局副局長孫瑾指出,近年來,連云港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合作日益緊密,此次交流會為兩地搭建了更高層次的對接平臺,連云港市商務局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落地項目提供全流程服務,助力企業在連云港深耕發展、做大做強。
在大灣區企業“北上”布局的同時,連云港的龍頭企業也“南下”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生態。
恒瑞醫藥——這家從連云港起步的中國創新藥龍頭企業,2019年4月在廣州市黃埔區設立全資子公司廣東恒瑞醫藥有限公司,計劃總投入超10億元,打造恒瑞醫藥南方總部及研發中心和廣州知識城產業化基地兩大核心項目,主要從事自主創新的生物藥品研發和生產。這也是恒瑞醫藥在大灣區的重要戰略布局。
2025年1月10日,廣東恒瑞作為持有人的第一個一類創新生物藥瑞卡西單抗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截至目前,以廣東恒瑞為持有人獲批臨床的創新藥項目已達16個品種,獲批上市的品種1個。5月23日,恒瑞醫藥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正式邁入“A+H”雙平臺時代。
廣東恒瑞醫藥副總經理陳磊表示,“我們遵照‘兩城一島’的鏈條來布局,南方總部項目主要布局臨床醫學和銷售人員板塊,他們需要不停去對接醫生、專家和市場,而生物島聚集前端研發和臨床等功能,交通十分便利,將企業總部放在那里完全沒問題。”
恒瑞醫療的南下,也是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吸引力不斷提升的體現。
長期以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存在重生產、輕研發的短板,在全球首創新藥(FIC)領域與長三角地區存在差距。近年來,黃埔區吸引了長三角等地區的頭部藥企落戶,在外部龍頭企業帶動下,黃埔區本土中小企業加速成長,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推動區域生物醫藥產業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彎道超車”。
連云港與大灣區,相隔一千多公里,因產業協同、資源對接合作而越走越近。
從貝美藥業的“一見鐘情”,到小維健康的“戰略落子”,再到恒瑞醫藥的“南下布局”……這一系列跨越山海的投資互動,加速推進了兩地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深度融合,推動區域協同高質量發展邁入新階段。